|
宮觀的由來 ?玉靈子 二維碼
《爾雅.釋宮》,觀謂“宮門前之雙闕”。道教廟宇稱“觀”始于陜西周至縣古樓觀,即終南山樓觀臺?!稖Y鑒類函》引述《關尹轉》的記載,尹喜結草為樓,設計較為精妙,周康王聽說后,就封他為大夫,并且稱這種建筑為“關令草樓觀”,這就是“觀”稱呼的最早由來?!栋奘贰芬灿蓄愃频恼f法:“周穆王喜歡求仙問道,召來尹軌、杜仲,并安排他們居終南山,其中尹真人居住的草樓被稱作觀,從此以后形成了一個傳統,所有供奉神仙的地方都被稱作觀。 最早祭祀神仙的宮觀,則出現在漢武帝時期?!妒酚洠舛U書》記載,漢武帝元封二年(公元前 109年),漢武帝命令在長安建造蜚廉桂觀,在甘泉建造益延壽觀,并且命令大臣準備好儀仗來恭后神人。由此可見宮觀這種叫法是從漢武帝那里沿用下來的。 道教稱宮的道觀,通常都是要經過帝王的特許或“賜額”。宮是道教廟宇最隆盛的稱謂。宮最早是對房屋的通稱,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涵義?!稜栄牛寣m》說:“宮謂之室,室謂之宮”。后來給“宮”被賦與了特殊尊崇的涵義,成為帝王住所的專用詞。 道教廟宇是祀神之所,一些由帝王興建的廟宇和規模較大的廟宇,經過帝王的頒賜名額亦可稱“宮”。封建帝王提議興建的廟宇,自然是“敕建”的了。如唐代把老子尊奉成宗祖,并且用高祖、太宗、高宗、中宗、睿宗五位皇帝的塑像來陪祀老子,從那時起“觀”也稱“宮”。從此以后道教祠宇遂稱道宮、道觀,或者合成宮觀。
還有些些是道人自己積資募化修建的廟宇,通過某種關系,經帝王“賜額,升格為宮,如果帝王能做些功德,也就可以冠以“敕建”的頭銜了。這些稱“宮”的廟宇如:如:金.明昌六年即公元1195年,“朝省新法,以祖庵無敕額,例沒于官”。當時畢知常住持祖庵,他于承安丁已年即公元1197年到山東去見邱祖,邱祖把所有資財傾囊盡付給他,并且親作疏文,叫他作重修建的準備。公元1198年春天。畢知常來到北京,當時王玉陽正被征召在北京,玉陽通過一些關系,“買祖庭為靈虛觀”。到元.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的七月間,經李真常的奏請,改祖庵靈虛觀為重陽宮。再如:西安八仙宮,原名八仙庵,八國聯軍侵占北京,慈禧和光緒皇帝逃難到西安,曾臨時住過八仙宮,經李宗陽方丈的奏請,欽賜“敕建萬壽八仙宮”匾額,遂由庵升格為宮。 觀,也有一部分些是皇帝詔命“敕建”的,尤其是在宋代,實行一種“祠祿”制度,于各路、府、州著名宮,觀,“概置提舉、提點、管勾等官,以臣僚任之,為養老投閑之職,授以祠祿,謂之奉祠焉”。宋真宗作玉清昭應宮,以夜繼晝,七年乃成,凡二千六百一十楹,王安石就有上乞宮觀的札子。其《乞宮觀第一札子》云:“乞以本官外除一宮觀差遣,于江寧養疾”,南宋朱熹也曾受“主管云臺之命”。雖然當時華山下的云臺觀,地屬金朝管轄,朱熹未能實際管領,但他曾說:“愿為希夷直下諸孫”。在他的著作上嘗署名“云臺外史”或“云臺真逸”,可見他受命以來對云臺觀的向往。
文章分類:
道教場所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