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重陽宮——道教全真祖庭
收藏本站
在線咨詢
 工作時間
周一至周五 :8:30-17:00
周六至周日 :8:00-17:30
 聯系方式
陳道長:029—84906200

重陽宮碑林:大蒙古國累朝崇道恩命之碑 ??

 二維碼

大蒙古國累朝崇道恩命之碑

成吉思皇帝賜神仙手詔:

制曰:天厭中原驕華太極之性,朕居北野嗜欲莫生之情,反樸還淳,去奢從儉,每一衣一食,與牛豎馬圉共弊同饗。視民如赤子,養士若弟兄,謀素和,恩素畜,煉萬眾以身人之先,臨百陣無念我之后,七載之中成大業,六合之內為一統。非朕之行有德,蓋金之政無恒,是以受之天祐,獲承至尊。南連蠻宋北接回紇,東夏西夷,悉稱臣佐。念我單于國千載百世已來,未之有也。然而任大守重,治平猶懼有闕,且夫刳舟剡楫,將欲濟江河也;聘賢選佐,將已安天下也。朕踐祚已來,勤心庶政,而三九之位未見其人。訪聞丘師先生,體真履規,博物洽聞,探賾窮理,道充德著,懷古君子之素風,抱真上人之雅操。久棲巖谷,藏聲隱形。闡祖師之遺化,坐致有道之士,云集仙徑,莫可稱數。自干戈而后伏,知先生猶隱山東舊境,朕心仰懷無已。豈不聞渭水同車、茅廬三顧之事,奈何山川弦闊,有失躬迎之禮。朕但避位側身,齋戒沐浴,選差近侍官劉仲祿備輕騎素車,不遠數千里謹邀。先生暫屈仙步,不以沙漠游遠為念?;蛞詰n民當世之務,或以恤朕保身之術,朕親侍仙座,欽惟先生將咳唾之余,但授一言,斯可矣。今者聊發朕之微意萬一,明于詔章,誠望先生既住大道之端,要善無不應,亦豈違眾生小愿哉。故咨詔示,惟宜知悉。

五月初一日

(上為第一截右方碑文)

成吉思皇帝敕真人丘師:

省所奏應詔而來者具悉,惟師道逾三子,德重多方。命臣奉厥玄纁,馳傳訪諸滄海。時與愿適,天不人惟。兩朝屢召而弗行,單使一邀而肯起,謂朕天啟,所以身歸不辭,暴露于風霜,自愿跋涉于沙磧,書章來上,喜慰何言。軍國之事,非朕所期,道德之心,誠云可尚。朕以彼酉不遜,我伐用章,軍旅試臨,邊陲底定。來從去背,實力率之故然,久逸暫勞,既心服而后已。于是載揚威德,略駐車徒。重念云軒既發于蓬萊,鶴馭可游于天竺。達磨東邁,元印法以傳心;老氏西行,或化胡而成道。顧川途之雖闊,瞻幾杖以非遙。爰答來章,可明朕意。秋署,師比平安好,指不多及。

御寶)十四日

第一截左方碑文

皇帝圣旨道與諸處官員每:

丘神仙應有底修行底院舍等,系逐日念誦經文,告天底人每,與皇帝祝壽萬萬歲者。所據大小差發稅賦,都教休著者。據丘神仙底應系出家門人等隨處院舍,都教免了差發稅賦者。其外詐推出家,影占差發底人每,告到官司治罪斷按。主者奉到如此,不得違錯,須至給付照用者。

右付神仙門下收執。照使所據,神仙應系出家門人精嚴住持院子底人等,并免差發稅賦。準此。

(御寶)癸未羊兒年三月  日

(第二截右方碑文)

宣差阿里鮮面奉成吉思皇帝圣旨:

丘神仙奏知來底公事是也好,我前時已有圣文字與你,來教你天下應有的出家善人都管著者,好底歹底,丘神仙你就便理會,只你識者,奉到如此。

癸未年九月二十四日

(第二截中部碑文)

皇帝圣旨:

你已先成吉思皇帝圣旨里,道人每內中不吃酒肉無妻男底人告天者不是那般底人吃酒有妻男呵,仙孔八合識你不揀擇出來那什么,你底言語不信底人你識者,梁米你每年依例送得來者。準此。

(御寶)乙未年七月初一日

(第二截中偏左碑文)

皇帝圣旨與清和真人尹志平、仙孔八合識李志常:

我于合刺和林蓋觀院來,你每揀選德行清高道人,教就來告天住持,仰所在去處赍發遞送來者。準此。

(御寶)乙未年七月初九日

(第二截左方碑文)

天地氣力闊端太子令旨,道與京兆府路哥黑馬達魯花赤管民官田拔都魯,并管軍大小官員等:

據重陽萬壽宮提點通玄廣得洞真于真人、玄都至道宋真人、玄門弘教白云綦真人、無欲觀妙李真人等所管京兆府路宮觀先生等事,已前有奉到成吉思皇帝皇帝圣旨,大小差役、鋪馬袛應都教休著者,告天祈福壽萬安者,這般圣旨有來,仰照依已前元奉圣旨。而今這先生根底大小差役、鋪馬袛應休者,所屬宮觀地土、水磨,別人休得爭奪,及宮觀內往來使臣、軍人、諸色人等不得安下,無令坼毀騷擾。仍自今后仰率領道眾,更為虔誠告天祈福祝壽萬安者。你每為這般道呵,除正出家人外,無得隱藏閑雜人等。準此。

(寶)乙巳年十月二十二日

(第三截右方碑文)

天地底氣力里大福蔭里彌里杲帶太子令旨,道與寶童忙兀歹黑馬和尚并京兆府答刺火赤管民官大小官員等:

據重陽萬壽宮真人提點大師每差大師董志條、社志玄寄哥奏告:本宮起建玉皇閣、樓觀、太平等處宮觀,念經告天祈福祝壽事,準告。令旨到日,仰欽依已降圣旨、令旨處分事意,率領道眾誦經與俺告天祝延圣壽無疆者。但是過往使臣、軍人,并不以是何諸色人等,不得亂行騷擾、強行取要物件。你每為與了這金寶文字,卻隱匿做賊說謊歹人呵,不歹那什么。今后若有騷擾底人呵,這里說來者。準此。

(寶)庚戌年十一月十九日

(第三截左方碑文)

大蒙古國累朝崇道之碑并序

恭惟國家受大命,一海內雖以武功平暴亂而尊德向道皆出于至誠。殆天啟其心,將使以清凈無為之教,仁黔首而階太平,延社稷無疆之福。嗚呼休哉。自圣祖龍飛,駐六軍于西藏,遣使萬里,遠聘丘公。虛已溫顏以訪至道,一時對揚之際,玄言妙理,仰合神機。所以眷顧綢繆,終始不替。逮乎重明繼照,追配前休,化及宮闈,亦克敬奉,由是湛恩渥澤,涵浸玄門矣。維重陽萬壽宮,實祖師修證之地,故朝廷注意為尤重。累年以來,所受詔旨,爛然盈篋。真人于志道、綦志遠、李志遠、曹志陽皆以耆年宿望,為一代宗師。佩服德音,懼有失墜,今乃命工刻石,以傳永久,亦庶幾使后世有以知大朝崇道之意云。乙酉三月初七日,草茅賤臣李庭拜手稽首謹序。

古燕道士臣石志堅書并篆額

本宮道士臣朱志完、本宮道士臣張志運同刊

大朝歲次辛亥七月初九日終南十方大重陽萬壽宮立石

(第四截碑文)


此題為原碑文之篆額。碑上所刻文字分四截:第一截右方為“成吉思皇帝賜神仙手詔”,按李道謙編撰之七真年譜,“乙卯,長春真人年七十二歲”,“是年五月太祖圣武皇帝自奈蠻國遣近侍官劉仲祿持詔召師”,詔書后之“五月初一”,當在蒙古太祖十四年(1219)?!澳曜V”又載乙卯歲“十二月仲祿至萊州”,故知第二詔后之“秋署”“十四日”,當在太祖十五年(1220)。第二截右方兩道圣旨后注明癸未年,當為金宣宗遠光二年、蒙古太祖十八年(1223)。第二截左方兩道圣旨后注明乙未,當為蒙古太宗七年(1235)。第三截右側“闊端太子令旨”后注明乙巳年,當為蒙古乃馬真后四年(1245),因為有關重陽宮史料載甲辰年(1244)有闊端大王遣使在重陽宮修金篆大醮事。第三截左方碑文后注明庚戌年,當為蒙古迷失后二年(1250)。此四截之序文為李庭所撰。李庭己未年(1259)曾撰白云真人綦公本行碑,故可斷此序文后之己酉年當為蒙古海迷失后元年(1249)。立石時間為辛亥年,當為蒙古憲宗元年(1251)。

蠻宋,為元人對南宋的誣稱。

齋,原碑誤刻為“齊”。

梁,疑為“梁”之誤。

    重陽宮碑林:大蒙古國累朝崇道恩命之碑